社会服务


——记民进绵阳师范学院退休支部


钱成国


    民进绵阳师范学院总支第三支部(退休支部)3月19日参观了“绵阳民进社会服务基地”——安县社会福利中心,4月9日春游了绵阳富乐山公园,5月28日绵阳仙海湖座谈“中国梦”。全体会员分别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以及自身经历过的七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无限感慨;尤其是目睹近三十年年来“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深感无限欣喜与自豪。会员虽然“老了”,但对国家、对民族的心却永远没有老,而且永远也不会老。会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一,老有所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国家都保证了退休金的按时、按量发放,而且还有“社保”做后台,这比“养儿防老”更保险。会员无后顾之忧。民进绵阳市委“帮扶基地”——“安县社会服务中心”无疑是个理想的去处。这里“宾馆式”经营理念,人情化的护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合理而透明的消费,优雅的环境与大自然的融合,给会员留下了温馨的印象。

    第二,老有所乐,该支部会员多是“古稀”、“耆髦”之人,少年苦,中年忙,老来理当享安康。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会员不是孔子,但却远远胜过孔子。除了损害国家、民族尊严与利益的话,什么话(包括歌颂与谩骂、恭维与诽谤、谏诤与污蔑之类,)我们都能听。因为前者“虚伪”,后者“无聊”,可一笑置之。这样,既可以提高“修养”,还可防病治病,既省了医药费,还可延年益寿。如此“耳顺”,何乐不为?

    第三,老有所为。该支部会员多退而不休,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会员钱成国十三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谱牒》资料达数十余种,近百万字;抄录庙碑、墓碑上百通,撰写有关文章数十篇,新编《钱氏家谱》数部,现已编出《钱氏通谱》数十万字(未完);日前,正在整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宗谱》。2006年曾与老伴足迹踏遍川、渝、黔、湘、鄂、吴越等地,历时两月,行程万里“寻根”,2007年应邀参加杭州“公祭”;继2004年参加“第十七届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年会”后,2010年应邀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交流会”,所撰论文刊载有关学术《专辑》,传至海内外。

    在数千年的农耕社会里,六十岁称“髦”,有资格杵拐杖了,即使劳作,不过‘牧牛’;七十岁者,可谓“古来稀”,才取得“吃肉”的资格(《孟子》“七十者可以肉食矣”),在家“ 抱抱孙孙”,就算“享福”了;“德高望重”者,应邀参加皇帝老儿举办的“千人筵”,就算在“天堂”了。这与今天的工商社会相比,岂可同日而语?从漠河到三沙,从崇明到乌鲁木齐,举目可见耄耋翁媪们三五成群,少者数人,多者上千,或舞剑,或太极,或登山,或钓鱼;或歌舞,或观棋;或游泳,或遛狗,或旅游,或竞走,或读书、或作画,或弹琴,或杂耍……应有尽有,在《宪法》内“随心所欲”,尽情地享受仁爱、科学、民主与自由的欢乐。